刀筆任縱橫 古篆出新姿
———馬子愷書畫印略論
西泠同社濟南馬子愷,廿五年前枉顧寒齋。驚其書印高雅且有創意,迥非其年歲可臻者,視同畏友。我因兩家兒孫悉居北美,數度往探繼以移民,遂疏往來。后知其譽滿京華,遙為之慶而已。2018年,西泠印社115年會上,與孫慰祖三人同坐一隅,始得重晤詳敘別況。以新作《印文化概說》一書贈之,彼贊我“老而彌堅”,孫則稱“你的學術研究總是走在大家前面”,所不敢當。去歲,又蒙賜臨,贈我《廿四孝印譜》,知弘揚孝文化甚力。我周晬失怙,胥賴亡母含辛茹苦始得成立。奉養未幾,因病仙逝。風木之痛,刻未去心。得沙師孟海、陸師維釗之教,設滬、杭、福州、安吉四館。與子愷雖數十年間僅數度逢,而彼此同好、同懷,猶勝密邇也。
去年歲暮,新冠疫作。余適有人約磚瓦、銅鏡、蠶桑、福吉四書,終日伏案十閱時,月余未下樓。后于網上見子愷《抗疫情主題篆刻》,極妙。以印抗疫,如此之美善者,余僅見其一人也。我原有浙江學會八項正副會長,今尚在位者僅甲骨文學會副會長。我會亦曾發起抗疫創作,我以“萬眾一心去疾安康”應,甲文均有其字也。44件悉交慈善總會,見《美術報》。兩地同懷,此又一證。
子愷祖籍金陵,世居山左,游藝京華廿余年,成就斐然。其既出名門,實多才藝。其祖海翁、外祖效禹,均有名于時,有功于世。彼幼而穎悟,長而劬學,故于書畫、篆刻均早露頭角,海內外廣為延譽,觀其所著《古篆論語》《周易錦言》《璽印精華》諸書,皆彰顯其學術之精嚴。近年,攜其佳作飛行全球交流辦展,于揚我中華傳統藝粹,功績甚著,深受英法美加諸國各界名流贊譽。去歲,又應邀至劍橋大學舉辦巡展,英倫名公巨賈皆蒞臨稱賞,為吾國書藝傾倒。凡此種種創舉已標青史矣。其詩文亦不俗。子愷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茲錄其《觀山》一首:“流水十年間,忘機每獨還??M懷無盡意,一鳥過青山?!北伺f居紫竹院,曾梓《昌運宮印譚》,茲錄其一則如下:“篆刻之道,本乎天趣,不宜綢繆經營。應取法高古,學得渾厚,方可怡然自樂,延年益壽?!贝艘辔揖锰N胸中而未能出之以筆者也。
子愷書諸體皆能,而以古篆為最佳。曾于京發起“中國古篆藝術論壇”,為中外學界所重。印人多工篆,我亦然。其能揮灑自如,奇正相生,意趣盎然,耐人尋味者,實不多見。其行草飄逸靈動,有晉唐眉宇。每以兩三行狂肆大書之古篆,配小字行草以釋其文并衍其意趣,鈐三五印以增其色,雖小品亦頗足觀賞。今有朱液,或以作大書,益覺可喜。所作廿四節氣小冊,見者無不愛重。其獨創之中國書法與西方彩畫相合之作,其篆不羈,全紙燦爛七彩。其字中有多格者,必各以異色填之。如“會”之繁體有“田”與“日”。字外亦潑彩、然其色調、形狀、大小自有韻律,此則古今僅見、中西合璧之創舉也。名作如《花好月圓人壽》,置花黃濃色之“月”字于高處,似《仲夏夜之夢》意境。
子愷之篆刻,純以古篆出之,間作漢印、元朱,。簡言之,其印式以古璽為主。古璽有專文,稱“古璽文”。吾社前輩故宮博物院之羅福頤有《古璽匯編》與《古璽文編》兩著,舉世崇之。其實,今之篆刻界論古璽系兼先秦大篆而言,如兩周金文、石鼓文、鳥蟲書、楚帛文等,子愷之古璽亦如此。所作如“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吉事有祥”、“并受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等,均大氣磅礴、奇正相生、意境高古之作。刀與筆異,筆以流暢、瀟灑為主,刀以蒼茫、渾厚為主,求“折釵股”、“錐畫沙”之金石味。子愷之印,我最愛其篆法與章法之正斜、方圓、動靜、疏密間變幻無窮,出人意表,真心手相侔之佳作也?;蛑^印只講刀而無筆,非也。印中筆意,我時見之于子愷之作也。
子愷少年時曾從名師習山水。于樹石、云煙、軒亭、人鳥等之形與神及墨與色,爛熟于胸臆。信手拈來,諸景紛呈。所作《深山讀易圖》、《清秋圖》等,意趣深遠。每以斧劈皴作山石,秀骨嶙峋,嘉木紛披,隨意而成,厾點、濃淡各異其趣。所作《尋勝圖》,于大雪封山,寒林枯枝之嚴酷景致中,著一紅袍老者扶筇偊行,極具突出之效果。其以行草創作者,極其清新和暢,與其古篆之古奧幽深各具其趣。彼喜明賢王陽明之學,故每見寫王氏詩文,如《良知四首》、《西園詩》等,皆有所寄之深意。
子愷為人慷爽,所交盡世之佳士。凡有所作,人必助之。十年前,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曾刊行《馬子愷藝術作品集》,集其詩書畫印之藝術成就而推行當時,煌煌巨冊,得盡時譽。今年逾五十,意欲再刊新著,馳翰責余一序,八九翁雖目糊、手顫、思鈍,無計以辭。聊盡半日之功,以此塞責,恐不免掛一漏萬也。剛知天命即至此,其進豈有涯乎!
(文/林乾良,著名文化學者、西泠五老之一)
清言懷古契,逸趣得天和
——馬子愷:新古典表現主義先行者
提起馬子愷,相信很多人都熟悉這位溫文爾雅的藝術學者,他擅長古文字書法及篆刻藝術的創作。近年來,他以新古典表現主義作品在國內外持續推廣傳統國學藝術,引起業內外的極大關注。他先后受邀在巴黎、紐約、米蘭、多倫多、倫敦、北京等國際大都市舉辦展覽,近期與奧迪汽車合作的展覽是對他藝術成就的又一次肯定與認可。據馬子愷介紹,這次展覽將繼續圍繞最具有東方符號性的中國古文字—“古篆書法”進行系統展示,但與之前在國外的展覽相比,又融進了新的亮點。比如,為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屬于古篆藝術范疇內的甲骨文書體在展出作品中多了份量。他還將漢代瓦當拓片與古文字結合創作,得天機之妙趣,發思古之幽情,講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以更直觀、更聚焦的方式傳播東方藝術。
拜訪馬子愷時,他正在忙碌地籌備著奧迪藝術邀請展的事情,由于是一次高規格的展覽,馬子愷與策展團隊特別重視,所以展覽前的準備工作特別繁忙。這一切都是為傳播“中華文化符號-古篆藝術”而做的努力。這次展覽作品是馬子愷先生近五年內的重要作品一次集中亮相,展出的六十余幅作品,大多是以《周易錦言系列》、《甲骨文十二生肖》、《中國二十四節氣》為代表的古篆藝術主題作品,還有陶瓷、紫砂、絲綢、茗茶等多種展示中國文化遺產的古篆藝術衍生品。這是在奧迪中心首次舉辦的藝術展,能以多種方式傳播中國傳統藝術,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來講,意義非凡,影響深遠。
眾所周知,中國古文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華文化符號。書法篆刻與甲骨文等多種文化形式,近年來已陸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人類非物質遺產”,認定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財富?!肮抛囆g”即是在古文字元素中延伸出的一種藝術形式。馬子愷在傳承中多有創新,其作品將古文字加入當代藝術觀念,創作出一批內涵豐富,色彩絢麗,別開生面,獨具一格的藝術作品,作品承載展示的是一種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創造精神。
馬子愷先生家學淵源,自幼師承蔣維崧、陳左黃、許麟廬、武中奇、歐陽中石諸先生,致力于傳統文化研究與藝術創作三十多年,詩書畫印修養全面,作品的文化內涵底蘊深厚,深受學者專家贊譽。曾出版有《古篆論語》、《周易錦言》、《漢印精華》、《古璽精華》等數十種著作,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獎項,在世界各地成功舉辦個展數十次?,F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漱玉印社社長、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協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學術委員,兼任中國書法學術研究院副院長、濟南政協書畫院副院長、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等。近十年來,馬子愷藝術團隊已在北京、紐約、巴黎、米蘭、多倫多、迪拜等世界各地舉辦“中華文化符號—古篆藝術”巡展活動二十多次,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贊譽鼓勵。馬子愷希望通過這種展覽活動,讓世界多了解一些中華文明。他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而不遺余力,業已取得了豐碩成果,真正的做到了一位當代中國藝術家的奉獻精神。為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馬子愷是一位具有開拓精神的藝術家,作品個性強烈,表現形式新穎,藝術語言豐富,有著嶄新的藝術面貌。藝術作品中對于矛盾關系的處理,是中西方藝術大家歷來所重視的,著名文化學者王朝聞先生也曾撰《矛盾的魅力》一文分析解讀。馬子愷的作品也很鮮明的呈現出這種特色,線條與塊面、水墨與色彩、嚴謹與舒朗、傳統與創新、東方與西方……這些對立的元素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好的融合,他借助古文字創造出新的圖式,這種圖式的形成是遵循藝術規律來創作完成的,其內涵是中國的,是水墨的。在作品完成的過程中,他重視中國的書法用筆,講究線條的質量,體現出中國文人所獨有的內涵氣質,與此同時,他也沒有忽略西方繪畫的色彩和空間布局的運用。他通過反復的實踐,將具有古篆意味的線條與飽含濃烈色彩的塊面等看似矛盾的元素,與自身氣質結合起來,作品中諸多的現代表現元素與遠古的象形文字相融相生,相合相向,呈現出獨有的中和之美,形成了既有古典內涵又有現代審美的新古典表現主義作品??梢哉f,馬子愷的作品給觀者呈現出全新的視覺圖式,這種圖式是他獨有的。齊白石先生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許麟廬先生也曾講到:“尋門而入,破門而出”。馬子愷是許老的得意門生,跟隨許老身邊多年,對于承先啟后、開風氣之先大家,他肯定有著獨到、深刻的理解。因此,他在創作中避免了因襲陳舊的復制,以大膽的創新意識,走出了一條新路。值得一提的是,馬子愷的這種創新是基于深研傳統之上,而且形成獨特的古文字藝術發展體系。自他學藝以來,首先重視傳承精神,對于古璽印、陶文、甲骨文、金文、古籀、簡帛書等藝術形式有著深入、系統的研究,這種深厚的國學積淀成為今天推動他不斷創新的動力。
“筆墨當隨時代,藝術貴在創新”,這是馬子愷多年來遵循的信條。他用自己的行動實踐著自己的理想。作為最早把古文字書法送出國門的先行者之一,他通過參與舉辦一系列的國際藝術展覽,為中國的古篆藝術代言發聲。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馬子愷與陳傳席、李毅峰等藝術名家遠赴法國舉辦的展覽大獲成功。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藝術衍生作品四季平安絲巾,將書法、絲綢、陶瓷、唐詩、篆刻、國學等經典文化元素融匯一體,給法國藝術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馬子愷曾在納斯達克大屏演示中國古篆,又獲得米蘭世博會中國藝術金獎等,他用最好的作品向異國的觀眾演繹出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取得了各界的廣泛贊譽,為“真正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做出了表率作用。
陳師曾在《文人畫之價值》中說“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彼囆g家的率真大氣儒雅風流都在馬子愷身上都可以找到,他飽讀詩書、文采斐然的國學基礎和過人的領悟力令其在學術研究中如虎添翼,對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使他的作品充滿高古之氣,從作品可以看出其立志高遠,品位不俗。相比于很多的藝術家來說,他的眼光是國際化的,從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的藝術觀中尋找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作品有更深的內涵和外延。馬子愷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這與他良好的家學淵源和清晰的師承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名門之后,他出生在文化名城濟南趵突泉畔,幼年便受到陳左黃、蔣維崧、武中奇等齊魯名宿的悉心指導,未及弱冠之年,他便得緣南下杭州問藝西泠,北居京城遍訪名師,拜師于許麟廬先生、歐陽中石先生諸前輩大家門下,后考入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書法藝術專業,深入研習藝術理論,畢業后又在國家畫院任職培訓中心多年,再自力創辦國學藝術中心。不難看出,馬子愷從家學熏陶,到傳統師承,再到學院深造,走了一條有師承、有體系、有文脈的正路,其作品中所傳達出的古樸、正大、多元的氣象,正是他藝術歷程的直觀體現。
北京大學教授王岳川指出:馬子愷的作品厚重深沉,超越了一般形式主義技法層面,而進入到書法背后的文化層面,能感受到線條后面的文化修為和心靈恬淡寧靜。而作品的氣象高古則呈現作者的人生境界,樸茂生動,氣定神閑。他作品中蘊含著令人感動的視覺張力性和文化拓展性。獨特的藝術感覺提升了作品的品味,而他有底蘊的文化旨趣,最終將書法篆刻技術層面上的“器”提升到“道”的層面。在全球化時代,馬子愷先生找到了自己的獨特藝術語匯,保持自己清醒的身份意識,他在不斷地超越昨日之我,在用剛勁而又曼妙的線條表現東方文化精神的同時,將東方藝術元素與現代人視覺感相整合,將傳統功夫和當代筆墨加以整合創新,使作品凸顯出作者的現代意識而具有明顯的國際眼光?!?/p>
著名美術評論家陳傳席教授認為:馬子愷的作品融合了書法、繪畫,以古人的創造精神去造就一種傳統藝術新圖式,將傳統書法與西方繪畫有機結合。這種集古代書法筆墨與現代繪畫色彩于一體的藝術作品,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藝術創新。
中國高教美育研究會彭吉象會長,也曾評贊馬子愷先生的作品說:中國的藝術真正要走向海外,必須要用現代的藝術語言來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落實到書法來說,就是要用現代的書法語言來體現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藝術語言應當具有時代性、國際性和創新性,書法藝術同樣也不例外,但是又必須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精神。我們的藝術精神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蘊,藝術語言與藝術形象最終要通過藝術意蘊體現出來。在這一點上,馬子愷的作品就是這種藝術意蘊的結晶。
如今二十余所馬子愷國學藝術館在北京、上海、杭州、濟南、昆明、三亞等地相繼落成,馬子愷憑借優異的天賦、厚重的品格、深厚的修養,在古文字藝術創作中找到了自我清晰的學術方向,成為新古典表現主義的先行者和中國古文字藝術的傳播者。
(文/隋永剛)
師友輯評
子愷弟印跡,熔甲骨秦漢文字為一爐,創出個人風格,又不失篆書法度……無論章法布局、刀法均達到大家手筆,與南北印人相抗衡,當之無愧……可以說子愷在當代篆刻家中首執牛耳,他借鑒古人、借鑒前輩,融匯貫通,追求極高。我對他非常有希望,終久他非有成就不可……
——已故當代著名書畫家 許麟廬
子愷同道手制頗具匠心,正所謂:古不乖時,今不同弊,饒有情趣……
——已故當代著名書法家 歐陽中石
子愷從事藝術創作研究二十年,深深領會了其中的道理。他在勤于筆耕的同時,能更加重視理論與實踐的同修、藝品與人格的升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體悟古人佳作的高妙之處。子愷作品可貴之處在于意境不僅高古,而且清氣暢和,在銳意創新的同時又沒有落入時俗套路,揮灑自如的筆跡之間展現出一派生機。這種寓動于靜的藝術觀點,十分符合東方的傳統藝術精神,這在當今十分難得。
——原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 鄭欣淼
馬子愷的作品融合了書法、繪畫,以古人的創造精神去造就一種傳統藝術新圖式,將傳統書法與西方繪畫有機結合。這種集古代書法筆墨與現代繪畫色彩于一體的藝術作品,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藝術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 陳傳席
中國的藝術真正要走向海外,必須要用現代的藝術語言來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落實到書法來說,就是要用現代的書法語言來體現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藝術語言應當具有時代性、國際性和創新性,書法藝術同樣也不例外,但是又必須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精神。我們的藝術精神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蘊,藝術語言與藝術形象最終要通過藝術意蘊體現出來。馬子愷的書法藝術成就即是這種藝術意蘊的結晶。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高教美育研究會副會長 彭吉象
中國人首先創造的漢字是刀刻的甲骨文,當然在甲骨文之前還有三四千年的用圖和符號來表示觀念的時期,比如彩陶文化時期。漢字的第二個發展時期是銘鑄在青銅器上的金文。這兩種文字用漢語成語來講就是“刻骨銘心”。馬子愷是當代非常重視古文字的書法家和篆刻家。他不但能“刻骨”,也重視“銘心”。所以我對他在書法藝術領域做出的貢獻是非??隙ǖ?,我也希望他做得更好。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陳綬祥
馬子愷先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和雅謙誠,與之交談后更覺其學養淵深,胸次清曠,是位頗具內美之才士……子愷是一位修養全面的青年藝術家,他善于總結前賢高妙之處,取精用弘,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在他營造的藝境中,能看出他讀書養氣、滌除玄鑒之心懷,這種凝神靜慮、篤志于學的精神,在當今書畫界中尤為難得。有人評價子愷的作品體現了這個時代的審美需求——“和諧強德”。通過品讀其作品,我也很有同感,覺得這正是他的價值取向,當今的藝術家們也的確需要這樣的精神高度,以完備中國藝術的審美品質,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開辟新徑。
——中宣部秘書長 官景輝
馬子愷不僅在書印觀念上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在書法和篆刻實踐上也獨出機樞。他的書法厚重深沉,超越了一般形式主義技法層面,而進入到書法背后的文化層面,觀其篆書,通過線條能感受到線條后面的文化修為和心靈恬淡寧靜。而篆刻作品的氣象高古呈現印者的人生境界,印面樸茂生動表露運刀如筆的氣定神閑。子愷無疑在書法篆刻技法筆墨線條上是很有悟性的,對線條超乎尋常的敏感和對墨色近乎癡迷的偏愛,使作品中有著令人感動視覺張力性和和文化拓展性。獨特的藝術感覺提升了他作品的品味,而他有底蘊的文化旨趣,最終將書法篆刻技術層面上的“器”提升到“道”的層面。
——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 王岳川
馬子愷對古篆藝術形式的創新,對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深有研究的學者,對古文字、詩詞、篆刻都有很高深的研究。他把多種藝術結合,創造出一種新的審美形式,賦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內涵。
——北京大學歷史系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副所長 徐寒
(來源:創榮時代藝術中心)
藝術家簡介
馬子愷,當代國學藝術名家、文化學者、書畫篆刻家。別署燕公、號穆齋。幼受庭訓,讀經研藝,及長就學于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曾在中國國家畫院任職?,F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馬子愷國學藝術館創始人、國家一級美術師、研究生導師、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北京大學訪問學者、北京金石書院院長、中國書法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數字美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書畫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沉香分會副會長兼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古篆藝術論壇總策劃以及圣荷西國際藝術節評委主席、國際中文+文化創意產業論壇首席專家、博鰲時代智庫文創產業指導委員會主席、香港衛視國際書畫院顧問、《中華藏書集成》副主編等職……
他還受聘多種家鄉濟南的社會職務,如“濟南旅游形象大使”、濟南市政協委員、政協書畫院副院長、濟南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漱玉印社社長、山東建筑大學外聘導師等職……
其藝術創作涉獵廣泛,尤其擅長書畫篆刻、詩詞文章、雕塑設計等。出版有《古篆論語》、《周易錦言》、《璽印精華》、《馬子愷藝術作品集》等十幾種專著。曾在倫敦、巴黎、紐約、米蘭、多倫多等地成功舉辦三十余次個展,在北京、上海、杭州、濟南、昆明等地創辦有“馬子愷藝術館”,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內外重要獎項,被眾多知名機構和當代名流收藏展出。
其代表作彩墨古篆系列作品融合了書法、繪畫等眾多中國文化元素,以古人的創造精神造就出傳統藝術新圖式,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底蘊,用現代藝術語言來表現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具有時代性、國際性和創新性,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精神。